如何与孩子有效的沟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与孩子沟通的四种方式

如何与孩子有效的沟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与孩子沟通的四种方式

孩子如果犯错,不要责备反而表扬

那天妈妈带着9岁的男孩来诊所,说男孩在学校里打了同学,被老师投诉了。才小小年纪就已经有问题“少年”的霸气模样。您要敢训他,他也毫不示弱的挥拳打在妈妈身上。妈妈说“我拿他没办法,骂也不行,训也不行‘。我说“孩子有什么优点吗? ”妈妈说“没有!不管说什么都不听,只会顶嘴! ”。如果您觉得孩子完全没有可以表扬的优点。我想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如何有效的达到教育沟通?

追根究底许多孩子的行为问题,难道不是家长或看护者对他们教育的结果吗?取《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当然不是都是父亲和老师的过错,家长说“教得我们身心疲惫了,怎么会不教呢?”。是教育了,但是方法不对。正确的教育沟通不仅能达到教育三观的目的,更能促进两者的感情。那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最有效的教育沟通呢?

(一)绝不责备,反而表扬。家长听了都说这不可能,那这孩子可不就能横行霸道了?不,正好相反。我举个亲身的例子。弟弟很爱打姐姐,有时脾气一来便挥拳打在姐姐脸上。这时老人家便会开始责备训诉。这只会让他发大脾气。于是我把弟弟叫来,本以为自己一定会被骂惨的他,惊讶的听我表扬他说“弟弟真听话,妈妈让你过来,你就过来了“。听后他开始不那么生气了。然后我再说”可以告诉妈妈什么事让这么乖的你那么激动呢?“。他委屈的说”我想要给姐姐看我完成的玩具乐高,但她就是不看!“。 “哦,我知道了,你很棒会与姐姐分享你的结果,你一定很爱姐姐了”。他马上点了点头。 “那我们一起用语言来引起姐姐的注意力然后分享你的玩具好吗?”。他更用力的点了点头。之后我说“谢谢弟弟这么懂事,愿意学会用语言来和别人沟通而不是用暴力,妈妈感到你做得很好!”。听完后他便哇的哭了说“妈妈,我以后会用语言沟通,不会打姐姐了”。整个过程中,虽然孩子犯错了,但完全没有责备的意思。反而是在一大堆的赞美表扬中完成了这个教育的问题。当然这不代表孩子以后真不会再犯错,这就要说到之前所提的如何改掉反复的坏习惯了。

(二)说孩子喜欢听的话,让他赞同你。其实聪明的父母应该学会让孩子不停的点头赞同你。当孩子犯错时,一枚的针对他所犯错的行为来诉责他,只会让孩子反感而完全无法再听您说下去了。什么是孩子爱听的话呢?自然是表扬他,理解他的需求的话。就如以上的例子一样,简单的用“告诉我发生什么事?”“我明白了,我理解你,原来你是想这样那样”,然后说“我们一起来把某件事用正确的方式处理好吗?”“你这么棒愿意学习做得更好,这么懂事听妈妈说话等等,妈妈奖励你好吗?”相信我你所得到的回应一定都是好。这几乎在每一次都管用。

(三)不要用“不”和“但是”,可以选择用“而且”。很多父母在说教时也会经常先表扬孩子的,例如“妈妈知道你一直都很乖,也理解你生气的原因,但是这次打人始终是不对的”。这样的表扬让听者非常不舒服,与没有表扬无差别。孩子知道每次你训责他时一定又会先说些好听的然后便开始你的责备。完全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把这改成“妈妈知道你一直都很乖,也理解你生气的原因,而且你也知道打人是不对的“。这听起来就舒服多了。

(四)让孩子自己认错,不要逼他认错。许多家长都会说“知道错了吗?赶紧和姐姐道歉“。其实这道歉对孩子而言只是他对您的妥协,一样没有达到教育的效果。像以上的例子一步一步的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再自己认错,孩子才会真正的接受了您的价值观点。如何让孩子自几认错呢?利用愧疚心态。一个人如果做错了事,他无法接受别人点名指责,但是如果你反而能大度的去理解,接纳与原谅他所犯下的错误,这会让犯错的人感到愧疚,进而认知到自己的错误而道歉。你学会了吗?